驻马店区号 河南区号-z6尊龙app官方网站

驻马店区号 河南区号

时间:2022-11-16 06:52
正文资讯

驻马店区号 河南区号-z6尊龙app官方网站

  河南,古称中原、豫州、中州,简称“豫”,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,故名河南。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、黄河中下游,东接安徽、山东,北界河北、山西,西连陕西,南临湖北,呈望北向南、承东启西之势。截至2014年底,河南省共下辖18地市,省会郑州。全省总面积16.7万平方公里,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,占全国总面积的1.73%。

 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,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,诞生了洛阳、开封、安阳、郑州、商丘、南阳、濮阳、许昌等古都,为中国古都数量最多最密集的省区。

  河南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、第一农业大省、新兴工业大省 和劳动力输出大省 。截至2014年底,河南省总人口10662万人,常住人口9436万人。

  河南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,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继续位居中国第五位、中西部首位。2014年,河南粮食产量1154.46亿斤,占全国总产量的9.5%。 河南省铁路、高铁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均居中国前列。

  河南文物古迹众多,旅游资源丰富。 截至2014年底,河南全省共有a级旅游景区327处。其中4a级以上景区126处,5a级旅游景区9处。截至2014年6月23日,河南省共有5项24处世界文化遗产。

中文名称:河南省

外文名称:henan province

别名:中原、中州、豫州、中土、神州

行政区类别:省

所属地区:华中地区

下辖地区:17个地级市,1个省直管县市

政府驻地:郑州市金水区金水东路22号

电话区号:0370-0379、0391-0398

邮政区码:450000-477100

地理位置:中国中部、黄河中下游

面积:16.7万平方公里

人口:10662万人(2014年底)

方言:中原官话

气候条件:温带季风气候—亚热带季风气候

著名景点:少林寺、龙门石窟、殷墟、嵩山、白马寺、商丘古城

机场:郑州新郑国际机场、洛阳北郊机场、南阳姜营机场

火车站:郑州站、郑州东站、商丘站、洛阳站、信阳站、南阳站、新乡站、安阳站

车牌代码:豫a-u

省会:郑州

gdp:34939.38亿(2014年)

人均:gdp37028(2014年)

历史名人:老子、庄子、杜甫、白居易、岳飞等

高等学府:郑州大学、河南农大、河南工业大学

  远古时期

  1978年9月发掘的南召猿人说明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河南生息和繁衍。

  2007年发掘代表旧石器时代的“许昌人”说明距今8万~10万年的河南古人已经很好的利用石器,并在国内首次发现了1.5万年前先人们制作服装用的牙制纽扣、针和染色用的赭石(颜料)等服饰文物。

  1980年,在河南杏花山附近发掘出约1-3万年前旧石器晚期猿人用火和管理火的洞穴遗址。

  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、贾湖文化、仰韶文化,说明这里就已经有了发达农业、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。

  到了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、二里头文化,中原进入了石、铜器并用时代,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,进而出现了中国史书记载的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,夏朝建都二里头(今偃师),先后迁都阳城(今登封)、商丘、阳翟(今禹州)。

  商周时期

  商朝发源于河南商丘,其首都亳(今商丘) 、西亳(今偃师)、殷(今安阳)和朝歌均在河南境内,其中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、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,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。

  西周营建东都成周洛阳,东周建都洛阳,众多诸侯国的都城也均在河南境内。

  秦汉时期

  秦王朝建立后,在今河南境内设置三川郡(治雒阳,今洛阳)、南阳郡(治宛县,今南阳宛城区)、颍川郡(治阳翟县,今禹州)、砀郡(治砀县,今永城芒山镇)、河内郡(治野王县,今沁阳)、东郡(治濮阳县,今濮阳西南)、陈郡(治陈县,今淮阳)等。

  西汉在河南设豫州刺史部,辖颍川郡、汝南郡、沛郡,以及梁国(都睢阳)。东汉王朝建都洛阳,河南成为东汉全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

  魏晋南北朝

  东汉之后形成三国鼎立局面,河南属魏国,曹操起兵崛起于战国时期的魏国旧地陈留(今开封),故国号为“魏”,魏国先后设立首都许昌、洛阳,西晋建立后继续建都洛阳。

  公元439年,北魏统一了北方,孝文帝将首都迁至洛阳。这一时期的后赵、冉魏、前燕、东魏、北齐都建都于邺城(今安阳)。

  隋唐五代

  隋朝时期在河南设立河南郡、荥阳郡、梁郡、襄城郡、颍川郡、汝南郡、淮阳郡、汝阴郡、弘农郡、淅阳郡、南阳郡、淮安郡等州郡,以洛阳为东都。隋末,隋炀帝迁都洛阳,又以洛阳为中心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。

  唐朝设立河南道,仍以洛阳为东都(陪都)。武周建都洛阳,称神都。

  五代的后梁、后晋、后汉与后周均建都开封,后唐定都洛阳。

  宋元时期

  北宋在河南设立开封府、京东西路、京西南路、京西北路,以开封为东京、以洛阳为西京、以商丘为南京。河南又一次成为全国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。

  北宋时,开封人口达100多万,为全国第一大城市,商业贸易额占全国之半,各方面都极一时之盛,可以说是古代河南历史的黄金时代。从唐朝建立到北宋覆亡,河南的经济和文化达到鼎盛时期。金灭北宋之后,赵构在南京应天府(今商丘)登基称帝,建立南宋。南宋以后,是河南社会历史发展的中衰时期。

  金朝先后在河南设都,1214年,在金朝受到蒙古帝国频繁入侵后,迁都到开封,称南京,辖三府十六州,豫北属于河北西路。后期又迁都到商丘。河南淮河以南地区属南宋。

  元朝实行的行省制,河南属于河南江北行省,开封是治所。

  明清时期

  1368年,明朝建立,河南省下设8个府1个直隶州:开封府、河南府(洛阳)、归德府(商丘)、南阳府、汝宁府(汝南)、卫辉府、彰德府(安阳)和怀庆府(沁阳)和汝州直隶州(汝州),在开封驻有周王。

  清朝基本沿袭了明朝行政区划。

  截至2015年,河南辖郑州、开封、洛阳、平顶山、安阳、鹤壁、新乡、焦作、濮阳、许昌、漯河、三门峡、南阳、商丘、信阳、周口、驻马店等17个省辖市,济源1个省直管市,21个县级市,87个县,50个市辖区,1821个乡镇(乡:718,镇:1103),599个街道办事处,4466个居民委员会,46938个村委会。

郑州市

中原区、二七区、管城回族区、金水区、上街区、惠济区、中牟县、巩义市、荥阳市、新密市、新郑市、登封市

开封市

龙亭区、顺河回族区、鼓楼区、祥符区、禹王台区、杞县、通许县、尉氏县、兰考县

洛阳市

老城区、西工区、瀍河回族区、涧西区、吉利区 、洛龙区、孟津县、新安县、栾川县、嵩县、汝阳县、宜阳县、洛宁县、伊川县、偃师市

平顶山市

新华区、卫东区、石龙区、湛河区、宝丰县、叶县、鲁山县、郏县、舞钢市、汝州市

安阳市

文峰区、北关区、殷都区、龙安区、安阳县、汤阴县、滑县、内黄县、林州市

鹤壁市

鹤山区、山城区、淇滨区、浚县、淇县

新乡市

红旗区、卫滨区、牧野区、凤泉区、新乡县、获嘉县、原阳县、延津县、封丘县、长垣县、卫辉市、辉县市

焦作市

解放区、中站区、马村区、山阳区、修武县、博爱县、武陟县、温县、沁阳市、孟州市

濮阳

华龙区、清丰县、南乐县、范县、台前县、濮阳县

许昌市

魏都区、许昌县、鄢陵县、襄城县、禹州市、长葛市

漯河

源汇区、郾城区、召陵区、舞阳县、临颍县

三门峡市

湖滨区、渑池县、陕县、卢氏县、义马市、灵宝市

南阳市

宛城区、卧龙区、南召县、方城县、西峡县、镇平县、内乡县、淅川县、社旗县、唐河县、新野县、桐柏县、邓州市

商丘市

夏邑县、虞城县、柘城县、宁陵县、睢县、民权县、梁园区、睢阳区、永城市(省直管县)和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

信阳市

浉河区、平桥区、罗山县、潢川县、固始县、息县、淮滨县、光山县、商城县、新县

周口市

川汇区、扶沟县、西华县、商水县、沈丘县、郸城县、淮阳县、太康县、鹿邑县、项城市

驻马店市

驿城区、西平县、上蔡县、平舆县、正阳县、确山县、泌阳县、汝南县、遂平县、新蔡县

济源市

邵原镇、下冶镇、王屋镇、思礼镇、大峪镇、坡头镇、承留镇、轵城镇、梨林镇、克井镇、五龙口镇、北海街道办事处、玉泉街道办事处、天坛街道办事处、沁园街道办事处、济水街道办事处

  位置境域

 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、黄河中下游,介于北纬31°23′-36°22′、东经110°21′-116°39′之间,东接安徽、山东,北界河北、山西,西接陕西,南临湖北。河南地处中国中部,承东启西,古称天地之中,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。河南地理位置优越,古时即为驿道、漕运必经之地,商贾云集之所。今天,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,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。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部署,更加凸显了河南独特的区位优势。全省总面积16.7万平方公里,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,占全国总面积的1.73%。

  地形地貌

  河南省呈西高东低地势,北、西、南三面千里太行山脉、伏牛山脉、桐柏山脉、大别山脉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;中、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;西南部为南阳盆地。

  河南省境内平原和盆地、山地、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.7%、26.6%、17.7%。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,海拔2413.8米;最低处在固始县的淮河出省处,仅23.2米。

  河流水文

  河南横跨海河、黄河、淮河、长江四大水系,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,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。黄河横贯中部,境内干流711公里,流域面积3.62万平方公里,约占全省面积的1/5。省境中南部的淮河,支流众多,水量丰沛,干流长340公里,流域面积8.83万平方公里,约占全省面积的1/2。北部的卫河、漳河流入海河。西南部的丹江、湍河、唐白河注入汉水。全省水资源总量413亿立方米,居全国第19位。河南水力资源蕴藏量490.5万千瓦,可供开发量315千瓦。

  气候环境

 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,南部跨亚热带,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,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,具有四季分明、雨热同期、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。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0.5~16.7℃,年均降水量407.7~1295.8毫米,降雨以6~8月份最多,年均日照1285.7~2292.9小时,全年无霜期201~285天,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。

  河南属暖温带-亚热带、湿润-半湿润季风气候。一般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,春季干旱风沙多,夏季炎热雨丰沛,秋季晴和日照足。全省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2℃―16℃之间,一月-3℃―3℃,七月24℃―29℃,大体东高西低,南高北低,山地与平原间差异比较明显。气温年较差、日较差均较大,极端最低气温-21.7℃(1951年1月12日,安阳);极端最高气温44.2℃(1966年6月20日,洛阳)。全年无霜期从北往南为180―240天。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00-900毫米,南部及西部山地较多,大别山区可达1100毫米以上。全年降水的50%集中在夏季,常有暴雨。

  土地资源

  河南耕地面积7179.2万公顷,山地丘陵面积7.4万平方公里,占全省总面积的44.3%;平原和盆地面积9.3万平方公里,占总面积的55.7%。

  矿产资源

  河南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,是中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。目前已发现的矿种142种,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09种,已开发利用的矿产93种。其中:能源矿产6种,金属矿产23种,非金属矿产62种,水气矿产2种。优势矿产可归纳为煤、石油、天然气“三大能源矿产”,钼、金、铝、银“四大金属矿产”,天然碱、盐矿、耐火粘土、蓝石棉、珍珠岩、水泥灰岩、石英砂岩“七大非金属矿产”。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,居全国首位的有11种,居前3位的有32种,居前5位的有58种。其中煤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8位,石油居第12位,天然气居第17位。

  林业资源

  河南有林业用地7053.03万亩,森林覆盖率17.32%,林木覆盖率23.77%。全省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35个,总面积1135.4万亩。

  湿地资源

  湿地面积1663万亩,占全省总面积的6.6%。全省动植物资源丰富,森林公园达94处,已知陆生脊椎野生动物520种、占全国总数的23.9%,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0种。

  水资源

  河南地跨长江、淮河、黄河、海河四大流域。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、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,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60条。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3.5亿立方米、居全国第19位;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83立方米,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。

  人口

  截至2014年,河南省总人口为10662万人,常住人口9436万人。出生人口136万人,出生率12.80‰;死亡人口75万人,死亡率7.02‰;自然变动净增人口61万人,自然增长率5.78‰。城镇化率45.2%。

  民族

  河南是中国散居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,少数民族人口144万人,其中回族123万人、居中国第三位。河南省有三个民族区、21个民族乡(镇)、863个民族聚居村,少数民族万人以上的县(市、区)50个。

  综述

  河南既是中国第一农业大省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,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大省、迅速与发展的新型工业大省。

  2014年,河南省生产总值34939.38亿元,比上年增长8.9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4160.81亿元,增长4.1%;第二产业增加值17902.67亿元,增长9.6%;第三产业增加值12875.90亿元,增长9.4%。三次产业结构11.9:51.2:36.9。

  2014年,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.9%,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.6%。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.0%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.9%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.6%。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持平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.1%。

  2014年,河南省财政总收入4094.78亿元,比上年增长11.0%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38.47亿元,增长13.4%,其中税收收入1950.67亿元,增长10.5%,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1.2%。

  第一产业

  农业

  2014年,河南省粮食种植面积10209.83千公顷,比上年增长1.3%,其中,小麦种植面积5406.67千公顷,增长0.7%;玉米种植面积3283.86千公顷,增长2.5%。棉花种植面积153.33千公顷,下降17.9%;油料种植面积1598.21千公顷,增长0.5%;蔬菜种植面积1725.62千公顷,下降1.2%。

  2014年,河南省粮食产量5772.30万吨,比上年增产1.0%。小麦产量3329.00万吨,增产3.2%;玉米产量1732.05万吨,减产3.6%。棉花产量14.70万吨,减产22.4%;油料产量584.33万吨,减产0.8%。猪牛羊禽肉产量703.50万吨,增长3.2%;禽蛋产量404.00万吨,下降1.5%;牛奶产量332.00万吨,增长4.9%。

  2014年,河南省农业机械总动力11477.32万千瓦,比上年增长2.9%。农用拖拉机384.07万台,下降0.8%;农用运输车218.25万辆,下降0.2%。

  第二产业

  工业

  2014年,河南省全部工业增加值15904.28亿元,比上年增长9.5%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.2%,其中,轻工业增长10.4%,重工业增长11.7%,轻、重工业比例34.0:66.0。产品销售率98.3%。

  2014年,河南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6787.47亿元,比上年增长11.5%;利润总额4771.38亿元,增长7.3%。分所有制看,国有控股工业利润269.39亿元,下降13.5%;集体控股工业利润247.80亿元,下降0.6%;非公有制工业利润4254.20亿元,增长9.4%。分行业看,40个行业大类中利润总额居前10位的行业为: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98.67亿元,增长0.7%;农副食品加工业408.41亿元,增长4.9%;专用设备制造业221.33亿元,增长9.4%;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20.03亿元,增长12.2%;食品制造业218.62亿元,增长8.1%;通用设备制造业209.97亿元,增长13.1%;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07.27亿元,增长17.2%;汽车制造业202.81亿元,增长20.7%;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89.48亿元,增长1.4%;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86.38亿元,增长2.2%。

  河南省共180个省级以上产业集聚区,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9个: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、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、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、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、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、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、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、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、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;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: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。

  第三产业

  2014年,河南省零售业增加值2283.97亿元,比上年增长9.1%;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000.92亿元,增长6.2%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35.90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7%,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.6%。分城乡看,城镇零售额11329.11亿元,增长12.3%;乡村2506.79亿元,增长14.5%。

  2014年,河南省进出口总额3994.36亿元,比上年增长7.5%。其中,出口总额2418.81亿元,增长8.4%;进口总额1575.55亿元,增长6.1%。机电产品出口1625.89亿元,增长7.1%;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60.55亿元,增长5.9%。

  2014年,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1374.91亿元,比上年末增长11.7%。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417.16亿元,增长10.8%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228.27亿元,增长17.9%。其中,短期贷款余额12801.98亿元,增长11.6%;中长期贷款余额13625.90亿元,增长24.0%。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658.82亿元,增长36.5%。

  2014年,河南省有4家企业在境内外首发上市。其中,境内上市公司1家,境外3家。全年首次发行和再融资募集资金403.27亿元,其中通过境内市场募集资金241.54亿元。截至年底,全省已有99家境内外上市公司,发行股票101只,募集资金总额2234.60亿元。年末境内市场流通股总市值3934.82亿元。

  文化事业

  2014年,河南省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73个,文化馆205个,公共图书馆157个。博物馆246个,新增24个民营博物馆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3个。有线电视用户972.28万户。广播人口覆盖率98.2%,电视人口覆盖率98.3%。全年图书出版总印数2.45亿册,期刊出版总印数1.11亿册,报纸出版总印数20.97亿份。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177个,已开放各类档案364.13万卷。

  科技事业

  2014年,河南省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人员23万人,经费支出400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0%。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21个,其中国家级74个。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(工程研究中心)325个,其中国家级32个。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,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79个。省级重点实验室89个。国家级创新型(试点)企业18个,省级创新型(试点)企业424个。启动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40个。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9项,省级科技进步奖346项。申请专利62434件,授权专利33366件,分别增长11.6%和13.2%。有效发明专利13535件,增长20.3%。签订技术合同2958份,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1.64亿元,增长0.6%。

  2014年,河南省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282个,其中国家检测中心37个;产品质量、体系认证分支机构2个;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27个。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7028个,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973个。959个产品获得“河南省名牌产品”称号;55种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38.2万台件;制定、修订地方标准118项;新建计量标准218项。

  2014年,河南省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8个,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122个,区域气象观测站2464个,区域站乡镇气象观测自动化覆盖率达到99.0%。地震观测台项74个,地震观测台网4个。测绘部门编制各类地图及专题数字产品6600幅,专题地图册10种,“天地图·河南”省级节点完成与国家主节点的数据融合。

  体育事业

  2014年,河南省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,共获得世界冠军12个、亚洲冠军23个、全国冠军117个,共获得金牌152块。

  教育事业

  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(机构)6.07万所,教育人口2699.99万人,其中在校生2554.48万人,教职工145.51万人,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25.47%。每万人口中接受普通本专科教育在校生数178人;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数348人。小学净入学率99.97%,普通初中净入学率99.96%,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.30%,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4.00%。

  全省独立设置幼儿园15821所,附设幼儿机构数16798所,入园幼儿207.80万人,在园幼儿369.22万人,离园幼儿146.99万人。

  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.01万所,在校生1327.96万人。教职工82.01万人,其中专任教师77.75万人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.00%。

  全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1659所,招生113.88万人,在校生327.13万人。

  全省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142所,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班共招收残疾儿童0.36万人,在校残疾儿童1.83万人,残疾儿童毕业人数0.12万人。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0.40万人,其中专任教师0.35万人,接受特教专业培训的专任教师占总数的67.40%。

  全省研究生培养机构27处,普通高等学校129所,其中本科院校52所(含8所独立学院),高职高专院校77所;成人高等学校12所。

  全省研究生培养机构授权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55个,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授权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53个;授权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84个,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授权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71个。高校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,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,国家重点(培育)学科4个,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259个,二级学科省重点学科97个。依托高校建设国家“2011协同创新中心”1个,国家重点实验室(培育基地)4个,国家(地方联合)工程实验室5个,(省部共建)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1个,国家工程(技术)研究中心2个,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,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。

  全省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5337所,在校生总数471.14万人,教职工总数34.71万人。民办幼儿园12585所,在园幼儿228.25万人。民办小学1550所,在校生111.54万人。民办普通初中693所,在校生52.44万人。民办普通高中208所,在校生25.91万人。民办中等职业学校215所,在校生16.72万。民办普通高等学校37所,普通本专科(含西亚斯)在校生35.51万人,占全省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21.14%。

  医疗卫生

  2014年,河南省共有卫生机构(含村卫生室) 71157个,其中,医院、卫生院3470个,妇幼保健院、所、站164个,疾病预防控制中心(防疫站)180个,专科防治院(所、站) 22个,卫生监督机构180个。卫生机构病床床位45.96万张。卫生技术人员(含村卫生室) 49.49万人,其中,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.95万人,注册护士19.12万人,疾病预防控制中心(防疫站)卫生技术人员1.05万人。乡(镇)卫生院2058个,床位9.56万张,卫生技术人员8万人。新农合参合率98.8%,大病保障病种扩大到35个。

  社会保障

  2014年,河南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31.55万人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82.39万人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73.30万人,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8.71万人。

  2014年,河南省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1.97亿元,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8.9万人。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49.47亿元,农村享受最低保障人数395.26万人。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7.13亿元,救助74.33万人次。

  2014年,河南省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28.53万张,收养人数22.85万人。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603个,其中社区服务中心668个。

  人民生活

  2014年,河南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5.18元,比上年增长10.5%,扣除物价因素,实际增长8.4%;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000.44元,增长10.0%,实际增长7.9%。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416.10元,增长11.1%,实际增长9.4%;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438.12元,增长14.4%,实际增长12.6%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91.45元,增长8.9%,实际增长6.8%;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726.12元,增长6.1%,实际增长4.1%。

  环境保护

  2014年,河南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1.29%,初步核算可超额完成年度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目标。全省83个省控河流监测断面中,水质符合ⅰ~ⅲ类标准的断面占44.6%,比上年减少1.2个百分点;符合ⅳ类标准的断面占26.5%,比上年增加7.2个百分点;符合ⅴ类标准的断面占4.8%,比上年减少6.0个百分点;水质为劣ⅴ类的断面占24.1%,与上年持平。全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0.6%,18个省辖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级别均为轻污染。

  2014年,河南省完成造林面积260千公顷,其中人工造林201.25千公顷。全省参加义务植树4935万人次,完成义务植树1.9亿株。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32个,面积760.2千公顷,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。森林公园114个,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。森林覆盖率23.3%。

  河南是中国承东启西、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,拥有铁路、公路、航空、水运、管道等相结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,京广、京九、太焦、焦柳、陇海、宁西、侯月、新月、新菏、等9条铁路干线经过河南,形成了纵横交错、四通八达的铁路网。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,郑州站是全国最大的客运站之一。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已经开通,石武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进展顺利,郑州即将成为全国铁路路网中的“双十字”中心。河南拥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、洛阳机场和南阳机场三个民用机场;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4e级机场和国内一类航空口岸。截至2014年底,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24.99万公里,公路密度达到149.62公里/百平方公里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859公里;全省干线公路总里程达到23827公里;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2.46万公里;全省内河航道里程1439公里,沙颍河周口以下、淮河固始望岗以下航道已实现全年通航。民航事业快速发展,拥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、洛阳机场和南阳机场三个民用机场;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4e级机场和国内一类航空口岸,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693.64万人次。全年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比上年增长9.4%,货物周转量增长3.2%。旅客运输量增长3.6%,旅客周转量增长18.7%。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19.9%,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44.6%。

  公路

  河南省有京港澳高速、连霍高速、济广高速、大广高速、二广高速等17条国家高速公路及50余条区域地方高速公路及105、106、107、207、310、311、312等23条国道纵贯河南,郑州、商丘、洛阳、南阳等城市均建有环城高速公路。截至2014年,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859公里。

  铁路

  河南省的郑州、商丘、洛阳、南阳、信阳等都是国家铁路交通十字枢纽。截至2014年,河南省铁路营业里程4874公里。

  高速铁路

  京广高铁、郑西高铁、郑徐高铁、商杭高铁、郑渝高铁、郑合高铁、郑济高铁、郑太高铁等。

  普通铁路

  京广铁路、陇海铁路、京九铁路、焦柳铁路、宁西铁路、漯阜铁路、新菏铁路等。

  地方铁路

  汤台铁路、衡潢铁路、新商铁路、孟宝铁路、侯月铁路、商南铁路、焦新铁路、禹亳铁路等。

  城际铁路

  郑洛城际铁路、郑焦城际铁路、郑开城际铁路、郑平城际铁路、郑新城际铁路、郑济城际铁路、新乡-焦作-济源-洛阳-平顶山环线铁路、郑州-新郑机场-许昌-漯河等8条城际铁路。

  地铁

  郑州地铁规划短期由8条线路组成,远期规划共17条线路,预计总投资1000亿元。

  洛阳地铁规划到2020年前开工建设4条自城市中心放射出的轨道交通网络,该方案包括4条线路,全长102.7公里。

  航空

  截至2014年底,河南省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、洛阳北郊机场、南阳姜营机场等三个通航的机场。建设及筹建中的机场有商丘观堂机场、信阳明港机场、安阳豫东北机场、平顶山尧山机场、周口机场、潢川机场等。

  水运

  河南水运集中在豫东南的商丘、漯河、周口、驻马店、信阳等市,主要港口有漯河港、淮滨港、固始望岗港、周口港等几大内陆港口。

  综述

  河南以古(古文化)、河(黄河)、拳(少林寺、太极拳)、根(寻根觅祖)、花(洛阳牡丹、开封菊花、南阳月季)为特色的旅游资源,是河南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优势。河南可供观赏、旅游的景区、景点有100多处。省内重点风景名胜区共25处,其中国家级的有桐柏山、鸡公山、嵩山、龙门、王屋山和云台山5处,省级的有石人山、环翠峪、黄河游览区等20处。自然保护区23处。

  2014年,河南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.58亿人次,比上年增长11.6%。其中入境游客227.2万人次,增长9.6%。旅游总收入4366.20亿元,增长12.7%。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327处,其中4a级以上景区126处;星级酒店557个;出境游组团社和国内旅行社1167家。

  河南省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,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5个。

  世界文化遗产:龙门石窟、殷墟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、中国大运河、丝绸之路

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:南阳市西峡伏牛山老界岭·恐龙遗址园旅游区、洛阳市龙潭大峡谷景区、焦作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、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、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、河南省洛阳栾川老君山·鸡冠洞旅游区、河南省平顶山市尧山-中原大佛景区、河南安阳殷墟景区、河南洛阳白云山景区、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

  世界地质公园:嵩山、王屋山—黛眉山、云台山、伏牛山

 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:嵩山、洛阳龙门、万仙山风景名胜区、鸡公山、王屋山、云台山、尧山、神农山、青天河风景名胜区、林虑山、桐柏山-淮源、郑州黄河风景区

  重要景点及其称谓

  五岳独尊——中岳嵩山

  禅宗祖庭,功夫之源——少林寺

  中原独秀——尧山

  上古名山、神鬼传说——云梦山

  北宋京师————开封府

  中国四大书院之首—— 应天书院

  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——鸡公山

  恐龙没落的见证者——伏牛山

  中国最美的地方——白云山

  中国四大古代官衙之一——内乡县衙

  山水旅游圣地——云台

  河南明珠——南湾湖

  河南小三峡——青天河

  河南官宦巨宅——康百万庄园

  “人工天河”、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——红旗渠

  世界第九大奇迹——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

  道教圣地、愚公移山故事发祥地——王屋山

  老子故里、道教祖地——鹿邑太清宫

  诸葛亮躬耕隐居地——南阳武侯祠

  中国规模最庞大的汉墓群——芒砀山汉墓群

  观音故里——父城遗址

  中国四大峡谷之一——太行山大峡谷

  “天然的特种宝库”、“植物王国”——宝天曼自然保护区

  综述

  河南是中原文化的根源所在地,是道家、墨家、法家、名家、纵横家等思想的发祥地。河南是华夏姓氏的重要发源地,中国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,前1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78个,有“陈林半天下,黄郑排满街”之称的海内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。道家、墨家、法家、名家、纵横家等思想的发祥地。

  全省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(洛阳、开封、安阳、商丘、南阳、郑州、浚县、濮阳)和中国八大古都中的4座(郑州、洛阳、开封、安阳)。河南文物资源居全国前列,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,以及“天下第一名刹”少林寺等闻名中外。洛阳龙门石窟、安阳殷墟、登封“天地之中”历史建筑群、大运河河南段、丝绸之路河南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河南名人辈出,老子、庄子、岳飞、杜甫等光耀千古。河南是中华姓氏的重要发源地,当今按人口数量排列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。全省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5519处,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,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02处,国有馆藏文物200多万件。全省普查登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索180余万条,其中基本立项22万余个。全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3个,省级项目568个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4名,省级传承人641名。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2个,全国文化先进县25个、文化先进社区14个、特色文化广场5个、2014——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个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5个、研究基地2个,全国古籍保护单位5个。

  名称由来

  远古时期,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,森林茂密,野象众多,河南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,这就是甲骨文象形字“豫”的根源与河南简称“豫”的由来。《尚书·禹贡》将天下分为“九州”,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,故有中国、中原、中州、中土、神州之称。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,故名“河南”。

  历代都城

  河南是元代以前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。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偃师至清王朝覆灭的4000余年中,夏朝、商朝、西周、东周、东汉、曹魏、西晋、北魏、隋朝、唐朝、武周、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、辽朝、北宋、南宋、金朝、民国等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,河南处于全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地位长达3000年,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,即十三古都洛阳、八朝古都开封、七朝古都安阳、商都郑州。河南是是中国古都数量最多最密集的地区,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,孕育了洛阳、开封、安阳、郑州、商丘、南阳、濮阳、许昌、新郑、淮阳等中华古都。

  传统文化

  中原文化既是一个历史概念,也是一个空间概念。

  根据中原文化内容的特色,大体可以概括为河洛文化、汉字文化、姓氏文化、根亲文化、三商文化、礼仪文化、中医文化、诗词文化、武术文化、戏曲文化、史前文化、神龙文化 、政治文化、思想文化、名流文化、英雄文化、农耕文化、商业文化、科技文化、医学文化、宗教文化、民俗文化等18种文化。总之,中原文化厚重、多元、经典,是一种典型的“圣”文化、“福”文化、“魂”文化。中原文化这种独特的魅力,使其在中华文明史上书写了灿烂的篇章。中原文化是以中原为基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,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约六千年至公元前约三千年的中国新石器时代。中原文化以河南省为核心,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腹地,逐层向外辐射,影响延及海外。中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,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。中原在古代不仅是中国政治经济中心,也是主流文化和主导文化的发源地

  民俗文化:百家衣和百家饭是河南的风俗文化之一。百家衣是婴儿服的一种,由一百个家庭贡献出的布片做成,故名百家衣。

  文化遗产

  河南省拥有各类文物点约三万处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5个,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8个。《禅宗少林·音乐大典》、《大宋东京梦华》等实景演出成为河南文化旅游的知名品牌。

  方言

  河南省的本土居民方言主要为中原官话和晋语两大类。

  中原官话是河南省的主体方言,狭义的河南话是指中原官话。中原官话以河南省为中心地区,以河南话为代表,覆盖中国北方的390个市县。中原官话有15片,其中河南境内的有兖菏片、郑开片、安新片、洛嵩片、南鲁片、漯项片、商阜片、信蚌片、汾河片9片。

  晋语分布在河南省的黄河以北地区,主要属晋语邯新片,以安阳话为代表,晋语区城市有:安阳、鹤壁、新乡、焦作、济源太行山山区一带。

  河南之最

  中国古代最大的粮仓 隋唐含嘉仓

  中国最早的青铜器---长流爵

  郑州北站---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

  中国戏曲之最 “戏曲之乡”

  中国最早金属铸币 商代晚期铸造铜贝

  中国商代考古的发源地--殷墟

  中国古代最精美的带钩

  安阳出土中国最完整的古代围棋用具

  中国古代造型最美的彩陶器--双连壶

  中国最精美的砖雕杂剧图

  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县衙 内乡县衙

  中国最古老的玉质生产工具 南阳玉铲

  中国北宋五大名窑之冠--汝窑

  洛阳地脉花最宜,牡丹尤为天下奇

  名副其实的“杂技之乡”

  中国唯一的琉璃砖花塔 安阳修定寺塔

  中国最早的彩釉瓷器 现藏于河南省博物馆

  中国最早八角形砖塔 嵩山之麓的净藏师塔

  云台山瀑布 国内目前发现落差最大的瀑布

  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金简 武则天除罪金简

  中国明代仅存的历史图册 明嘉靖刻本《广舆图》

  中国最大的摩崖塔林 安阳灵泉寺摩崖塔林

  我国最早的大型浮桥 隋朝天津桥

  自古以来,河南大地上孕育的风流人物灿若群星。如古代哲学家、思想家老子、庄子、墨子、韩非、程颐、程灏,政治家、军事家姜子牙、商鞅、苏秦、李斯、刘秀、张良、司马懿、岳飞,科学家、医学家张衡、张仲景、僧一行,文学家、艺术家杜甫、韩愈、白居易、李贺、李商隐、司马光、褚遂良、吴道子,佛学家玄奘等

  • 联系z6尊龙app官方网站
  • 公众号:徐拾记z6尊龙app官方网站官网
  • 微信:xincanshu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