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
名城苏州网讯(记者 王子琦)昨天(12月8日),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2019年国家优质工程奖总结表彰大会上,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及延伸线工程荣获2018-2019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。这也是苏州首条获得“国优”认证的轨道交通线路。
(2号线广济南路站)
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及延伸线全长42.065公里,起于相城区骑河站,途经姑苏区、吴中区,终于苏州工业园区桑田岛站,呈“l”型走向。全线设车站35座,其中地下站30座,高架站5座。目前,2号线及延伸线运营里程超过2300万列公里,运行图兑现率达到99.99%,列车正点率达到99.95%;累计运送乘客4.30亿人次,近期日均客流超过31万人次。
回忆起2号线的建设过程,苏州轨道交通集团建设分公司技术管理部技术主管王飞告诉记者,由于2号线沿线河流纵横、湖荡密布,地质以富水软弱地层为主,间夹砂性土,浅软土层及含水砂土层,施工难度大,安全风险很高。但建设者们攻坚克难,创造了多项国内外第一。其中最为瞩目的,就是在15条区间里,盾构连续密集穿越570幢建筑物。
(盾构机穿越高速铁路的动画演示)
“当时调研的结果发现,国内外轨交连续穿越建筑物最多不超过300幢。”王飞表示,但由于2号线串联起了平江新城、苏州火车站、山塘街等众多重要节点,弯弯绕绕之处较多,所以从轨交2号线的陆慕站到宝带桥南站共有15条地下区间隧道,需要密集穿越570幢建筑物,且穿越建筑物的类型众多,其中包括山塘街“玉涵堂”等文保建筑。
为此,苏州轨道交通集团多次邀请国内一流施工单位、高校、盾构厂家的技术专家、学者们来苏研讨、论证,最终通过探索地层变形力学特征、研发新型同步注浆浆液和泡沫剂、编制盾构施工技术指南,对穿越建筑物沉降进行纵向动态分区控制,实现了所有建筑物沉降控制在安全范围内。
监测数据显示,盾构施工完成后,轨交2号线所穿越的570幢建筑物的沉降变形值均在安全控制值内,即:地表沉降不超过16毫米,建筑物沉降不超过20毫米,无建筑物出现结构开裂等情况,所有建筑物均安全。其中,玉涵堂所有建筑物的最大沉降值仅9毫米多,确保了文物的安全。
(施工过程中)
此外,2号线施工中,还有一大创新——盾构切削广济桥。山塘街站—石路站区间盾构推进时,需穿越地处交通要道的广济桥,途中共有14根直径1m~1.2m巨型灌注桩群侵入区间隧道,按照传统的方法,只能通过拆桥,拔桩,再重建的方式来穿越广济桥。但为了减少对公共交通、周边环境的长期干扰,轨交集团最终“大胆”实施了世界上首例盾构机直接全断面切削穿越大直径桩群的办法。
(切削过程的动画演示)
“一开始这个办法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的,因为毕竟世界上都没有先例,既有案例中切削的最大桩基直径只有0.8米,且是单根的,不是桩群。”王飞表示,为此他们做了很多准备工作,如开展专项技术研究,联合课题组还广邀国内外专家进行论证,并组织开展了盾构切削钢筋混凝土桩基大型现场试验等。经充分调研、论证,建设者们决定采用改进增强后的盾构机直接切削穿越广济桥群桩。
最终,2号线山塘街站至石路站区间的左线、右线盾构分别成功切削穿越7根桥桩,桥梁和隧道均安全,节约工程费用约1085万,减少工期4个月。
“得奖是一种鼓励,但不是最终目的,我们希望能以评奖评优的标准去建设我们的工程,其成为真正的百年工程,为市民的出行和生活提供更多便利。”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总经理王社江表示,除了2号线外,苏州目前建成通车的1号线、4号线及支线,和即将投入运营的3号线,均是以“最优”等级通过专家评审,提前开通试运营。
(责编:王子琦)